您的位置: 首页 > 许昌农业
水产养殖高温汛期管理措施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5-07-16 10:15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在高温汛期,水产养殖面临诸多挑战,如水温升高、水质恶化、病害多发等。为了确保水产动物健康生长,安全度过高温汛期,分享几个关键控制点。

一、加强巡塘管理

1.增加巡塘频率:每天至少巡塘2-3次,特别关注黎明前后是否有浮头现象,白天观察水产动物的活动和摄食情况。

2.及时处理异常情况:一旦发现缺氧浮头征兆,立即加注新水,并开启增氧机。同时,及时捞出死亡的水产动物尸体,保持池水清洁。

二、科学投喂饲料

1.掌握少量多餐原则:日投喂量控制在池鱼体重的4%以内,分多次投喂,避免过量投喂导致水质败坏。

2.定时定量投喂:每日投喂时间尽量选择在早上8:00-9:00和下午17:00-18:00,做到投放饲料“四定”(定质、定量、定位、定时)。根据水温、水质状况和养殖动物摄食情况调整具体投饲量。

3.天气异常时减少投喂:天气异常、吃食不正常或水质变化时,要减少或停止投喂,查明情况后再投喂。

三、加强池塘水质调控

1.加高水位:根据不同养殖品种适当加高水位至1.5-2米,以降低水体温度。

2.定期换水:一般每7-10天加水一次,每次加注新水15-20厘米。每隔10天左右泼洒矿物质,以提高总硬度和总碱度。

3.正确使用增氧机:坚持晴天午后开机,最好开至下午3-4点;雨天傍晚开机;阴天半夜开机。以促进上下层水对流,增加底层水的溶氧。

4.使用微生物制剂:水质不稳定时,使用光合细菌为主的菌种稳定水质;水质浓浊、发黑的,使用芽孢杆菌或乳酸菌为主的菌种分解有机质,净化水质。

5.减少有机肥施用:高温季节尽量少施或不施有机肥,减少水中有机质分解耗氧。

四、做好降温措施
部分养殖特种水产的池塘可采用设置遮阳网等物理降温措施,确保其安全度夏。

五、做好病害防控工作

1.无病先防,有病早治:应经常投喂维生素C、大蒜素、免疫多糖等,增强水产动物体质。

2.定期消毒:每半个月用杀菌药物对池水消毒一次,每月用大蒜素或三黄粉制成药饵投喂,3-5天为一个疗程,以防疾病发生。

3.科学搭配养殖品种:合理搭配养殖品种,如鲢鱼、鳙鱼等滤食性鱼类,以调节水质。

六、其他管理措施

1.调节水位:根据水温变化适时调节水位,保持水质清新。

2.安装水质测控仪:有条件的池塘可以安装水质测控仪等设施,实时监测水质指标。

3.员工培训与应急预案: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和应急预案演练,提高应对高温汛期突发事件的能力。
水产养殖高温汛期管理措施需综合考虑水质、饲料、疾病、增氧和密度控制等多个方面。通过加强巡塘管理、科学投喂饲料、加强池塘水质调控、做好降温措施和病害防控工作等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降低水产动物的死亡率,提高养殖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