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至未至,蚊蝇蟑螂已“蠢蠢欲动”。面对超市货架上琳琅满目的驱蚊水、蚊香、杀蟑饵剂,您是否知道这些卫生用农药也属于特殊管理的“农药”?选错或用错,轻则无效,重则危害健康!这份基于《农药管理条例》的选购指南,助您安全避坑:
一、认清本质:它也是“农药”,认准“身份证”最关键!
法律定义明确: 驱蚊灭蟑产品(如蚊香、电蚊液、蟑螂药、樟脑丸)均属农药范畴,受《农药管理条例》严格监管。
“身份证”不能少:农药登记证号(如WP20120049)是合法产品的唯一通行证! 无此证号的产品即为 “假农药”,违法且风险极高。
行动指南:立即检查,拿起产品,先找标签上的“农药登记证号”。拒绝三无, 无登记证号、无生产日期、无厂名厂址的产品,坚决不买!
二、购买渠道:便利店、超市也能买,但警惕“杂牌军”!
政策利好:根据规定,专门经营卫生用农药的超市、便利店等,无需办理农药经营许可证,购买相对便利。
风险犹存:渠道合法 ≠ 产品都合格!杂牌、来源不明产品仍可能混入。
行动指南:优选正规商超,大型连锁超市、正规药店、品牌官方渠道更有保障。警惕低价陷阱,异常低价、包装简陋的产品,风险极高。
三、细读标签:你的安全说明书,这些信息必须看!
合法标签必有五大关键信息(缺一不可):
名称与成分:清晰标注农药名称(如XX驱蚊液)、剂型(喷雾剂、饵剂等)、有效成分及其具体含量(如避蚊胺10%)。
“三证”信息:农药登记证号、产品质量标准号、农药生产许可证号。
安全警示:毒性标识(微毒、低毒等)、农药类别、彩色标志带。
怎么用:详细的使用范围(室内?室外?)、方法、剂量、技术要求及重要注意事项。
“保质期”:生产日期、产品批号、质量保证期、净含量。
标签上绝对禁止的“坑人”宣传(看到请举报!):
“婴幼儿专用”、“孕妇安心用”、“皮肤敏感者适用”等字样或图案!这是法规明令禁止的虚假误导内容。卫生用农药不宜直接用于人体,特殊人群更需谨慎!
四、火眼金睛:一键查询,辨明真伪!
官方神器:中国农药信息网(国家权威数据库)。
操作极简:输入产品标签上的农药登记证号,即可查询官方登记的标签信息,核对是否与实物一致。
五、法律责任牢记心:假农药代价沉重!
经营者重罚:销售无证、无标签(假)农药,将面临没收+最高货值10倍罚款+刑事责任的严惩。
消费者自保:购买合法合规产品,不仅是对自身健康的负责,也是对市场秩序的维护。发现违法产品,保留证据并向当地农业农村部门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