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渐浓,广袤的田野里生机盎然。3月11日,在襄城县库庄镇大庙社区种植大户余兵华的800多亩麦田里,一架无人机正在空中进行农药喷洒作业。
“防治病虫害用无人机,两个人操作的情况下,从早干到晚,一天能干完。之前,用20个人需要2—3天甚至3—4天完成作业。”余兵华告诉记者。
随着无人机的广泛应用,襄城县农业生产方式逐步向智能化、现代化转型。
2024年,襄城县农业农村局采购20台最新型植保无人机,支持农业生产。
小麦种植“七分种、三分管”。当前正是春季麦田管理的关键时期。襄城县农业农村局紧扣小麦返青期,以科技赋能、服务下沉为抓手,积极组织8个区域站,共计60余名基层农技人员分赴各乡镇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查苗情、查墒情、查病虫情,指导农民抢农时、抓田管,为全年粮食丰收开好局起好步。
“目前,小麦已进入返青期,长势好于常年。”襄城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耿红云说,下一步,要做好科学分类管理,对晚播弱苗麦田,趁墒追施尿素,促进弱苗转壮;对旺长麦田,通过镇压、划锄松土保墒增温。要加强病虫害防控,及时除草,主动防范“倒春寒”,一旦发生冻害,及时喷施叶面肥和植物调节剂,减轻冻害损失。
为全力做好小麦春季管理工作,襄城县还强化技术指导、物资保障和灾害预警,以精细化、智能化管理为粮食生产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