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许昌农业
加强春季管理 护航小麦丰收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5-02-13 09:48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农事不等人,农时贵如金。“立春”节气已过,我市小麦将陆续开始返青、起身,正是通过田间管理促进苗情转化升级、培育健壮个体、构建合理群体、实现单产提升的关键时期。2月8日,市农业农村局发布《2025年全市春季麦田管理技术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为抓好春季麦田管理,把牢夏粮生产主动权提供科学帮助。

今年我市小麦播种面积继续保持在345万亩以上,麦播期间土壤底墒充足,麦播基础好,加之大力推广“四适”播种,出苗质量是近年较好的一年,同时由于冬前管理抓得早、抓得实,越冬期一、二类苗占比近九成,好于往年同期。

不过,由于麦播以来气温持续偏高,我市部分抢墒早播、播量偏大麦田出现旺长和假旺长现象。同时,麦播以来有效降水偏少,我市大部分麦田表墒不足,部分麦田表墒和底墒较差,春季气温回升快、有风日数多,土壤失墒快,局地发生冬春连旱的风险较大,病虫草害防控任务重。

针对当前我市小麦生产形势,《意见》指出,春季田间管理要以控旺长、防冻害、防干旱、防病虫草害为重点,分区域精准把控、分类型精准施策、分阶段压茬跟进,控旺苗过多分蘖,促弱苗早发增蘖,稳壮苗生长保蘖。

早春镇压,保墒增温。对已经旺长或有旺长趋势的壮苗麦田,在返青至起身期连续进行2至3次镇压,实现控旺稳壮;对耕种粗放、坷垃较多、秸秆还田质量差导致土壤不实且冬前未进行镇压的麦田,在早春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可避免冷空气侵入分蘖节附近冻伤麦苗;对没有灌溉条件的山岗旱地麦田,在土壤化冻后及时镇压,起到提墒保墒、抗旱防冻的作用。

因墒制宜,科学浇灌。要密切关注墒情变化,因苗因墒科学开展节水灌溉,确保春季小麦生长水分需求。

适时进行化学除草,消灭杂草。对冬前没有进行化学除草或化学除草效果差的麦田,应在小麦返青起身期选择日平均气温稳定在6℃以上的无风晴朗天气,于上午10点至下午4点进行化学除草。墒情较差的麦田,应在浇水后进行化学除草。化学除草必须在小麦拔节前完成。

科学用药,严控病虫。我市将加强病虫害监测预报,科学制定防治预案,指导农民科学、安全、足量用药,坚持群防群治和统防统治相结合。

此外,春季气温回升快、波动大,极易发生春季干旱、“倒春寒”和晚霜冻害,对小麦生产威胁较大。各县(市、区)要密切关注天气和土壤墒情,牢固树立抗灾夺丰收思想,坚持以防为主、防抗结合,提前做好防控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