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市小麦已全面进入越冬期,地上部分基本停止生长,但阶段性日均温回升至3℃以上仍可生根、长叶和发生分蘖。
12月26日,在建安区陈曹乡的一块麦田里,冬小麦出苗整齐,长势喜人,一派绿油油的景象。市农业技术推广站正高级农艺师、站长袁建生正认真查看小麦苗情长势,并和种植户面对面交流,指导他们强化越冬期小麦田间管理,适时做好小麦冬灌、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工作。
“俗话说小麦不冬灌,产量少一半。冬灌有很多好处,既可以稳定地温,防止冻害发生,又可以消灭部分越冬害虫,还可以冬水春用,预防春旱。”袁建生说。
冬灌虽好,但也要遵循几个原则。
——适时。冬灌的时间一般在夜冻昼消时或早冻午消时最佳,宜选择晴朗天气的上午9点到下午3点之间,地表温度不低于3℃进行灌溉。
——适苗。对土壤墒情充足、麦苗生长正常的麦田,可不浇越冬水;对于土壤墒情较差,特别是秸秆还田、旋耕播种、土壤悬空不实且冬前未进行浇水的麦田必须进行冬灌,以踏实土壤,促进小麦盘根和大蘖发育,保苗安全越冬;对于晚播麦田和旺长麦田,一般不进行冬灌,特别是单根独苗田块避免浇水,防止冻害发生。
——适量。宜采取沟水喑灌或喷灌小水慢浇,切忌大水漫灌,一般亩灌水量控制在25-30立方米。
——带肥。对于三类苗麦田,可结合冬灌追施适量速效化肥,促苗转化升级。
“袁站长,您讲的我都记住了,这样我心里就有底了。我将按照你们的指导做好小麦管理,争取明年有个好收成。”陈曹乡俭南村村民李有杰说。
据了解,麦播以来,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充分发挥农技专家作用,深入田间地头,面对面指导农民群众科学开展越冬麦田管理工作,为来年夏粮稳产增收奠定良好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