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许昌农业
“无废”许昌城 美丽更宜居——我市推进“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纪实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20-11-05 15:19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啤酒瓶、建筑垃圾、废弃轮胎等废弃物,经过精心设计,排列组合,变为造型别致的景观装饰元素,有趣生动,寓教于乐……近日,记者走进魏都区“无废公园”,浓浓的“无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令人耳目一新。

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无废公园”不仅是改善生态环境的民生工程,还是我市深入推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生动实践。

“无废”许昌城,未来更可期。2019年4月,我市被生态环境部确定为全国11个之一、中原城市群唯一的“无废城市”建设试点。一年多来,我市始终坚持高位谋划,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探索固体废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新路径,推动“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提速前进,着力打造可复制、可推广的“无废城市”许昌建设模式。

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利用经验丰富,基础优势明显。

粉碎、碾压、成型,“摇身一变”成为不同型号的复合砖,不产生污水和烟尘……10月28日,在许昌金科资源再生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绿色环保的建筑垃圾处理方式,令人啧啧称赞。

该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与过去的建筑垃圾集中清运,然后分拣、破碎、筛分得到再生骨料等传统处理方式相比,这种不产生扬尘污染,把建筑垃圾“吃干榨净”的资源化处理方式,在全国居领先地位。

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利用的先进技术,为我市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提供了基础优势和技术支撑。

市无废办相关负责人称,“无废城市”并非没有固体废物产生,而是通过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续推进固体废物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将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降至最低的城市发展模式。

一言以蔽之,建设“无废城市”,我市基础优势十分明显,特别是在建筑垃圾管理与资源化利用方面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建筑垃圾管理和资源化利用领跑全省,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大周镇成为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形成了全链条、全循环的绿色发展格局;在全省率先建成了集发电、供热于一体的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并与德国欧绿保集团签订合作框架协议,探索建立规范化、智能化的垃圾分类与处置体系。

然而,对标“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标准,固体废物产生与处置底数不清、源头减量力度不够、资源化能力水平不高、最终处置设施不健全、公众参与程度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成为我市城市发展中的短板和弱项。因此,大力开展“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既是我市进一步彰显发展优势,实现转型发展的必由之路,又是新发展环境、新时代语境下国家赋予我市的时代使命,任重道远。

“‘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涉及面广、牵扯部门多,必须有优秀的顶层设计、专业的日常队伍、强力的办事机构。”市无废办负责人表示,一年多来,我市牢牢抓住“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机遇,成立高规格领导小组,明确重点建设任务,完善工作推进机制,如火如荼开展推动,取得可圈可点的成绩。

成立高规格推进小组,明确8项重点任务,打造四大“无废”亮点。

我市成立了由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高规格“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工作推进小组,市委书记为第一组长,市长为组长,市直26个相关单位和各县(市、区)政府负责人为成员,全力支持、全面推进该项工作。同时,我市还把“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纳入全市重点改革事项、重点民生实事,全方位、多层面推进实施。

结合全市产业结构和发展现状,我市因地制宜制订了《许昌市“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实施方案》《许昌市“无废城市”试点建设重点任务工作台账》等,重点实施构建绿色循环生产方式、建立“无废生活”体系、打造清洁“无废乡村”、培育“无废产业”经济活力、实现城市固废智慧管理、彰显“无废文化”魅力等8项重点任务,突出打造“无废产城”制度链、“无废乡村”生态链、“无废经济”发展链、“无废文化”传承链四大“无废”亮点;借力“无废城市”试点建设,谋划实施重大项目63个,从固体废物源头减量、资源化利用等方面开展招商引资,引入德国欧绿保、德国百菲萨等一批国内外知名企业项目落地许昌,为“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增添动力和后劲。

同时,《许昌市“无废城市”建设规划》正在加紧编制,并将纳入我市“十四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生态环境保护规划。我市将逐步形成“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制度体系、市场体系、技术体系和监管体系,以及绿色生产、绿色生活相衔接的市场化循环经济模式,助推全市实现高质量转型发展。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我市还确立了工作会议、信息报送、调度通报和督导考评4项工作推进机制,明确全市39个成员单位的工作目标、时间节点、工作责任及责任人,对“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进度实行周报送、月调度和季通报;层层签订“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目标责任书,作为考核“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任务完成情况的重要依据,以制度保障推动建设任务落实落地。

特别是市人大常委会组织部分人大代表,对“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开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建言献策;市人大城建工委、法工委等相关委室负责人详细了解许昌市“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总体思路、建设目标、工作步骤等,并就选择切入点开展立法工作进行深层探讨,为“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深入推进提供可靠保障。

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打造“无废”经济发展链,完善“无废”生活。

建筑垃圾现场破碎、筛分,“摇身一变”为轻质保温混凝土、水泥稳定碎石、振动液化固结土等三种“紧俏”产品……近日,在市区某棚户区拆迁现场,数十吨建筑垃圾原地开启再生之旅,令人赞叹不已。

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和资源化利用,是我市“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一大亮点。

近年来,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特许经营、循环利用”建筑垃圾处理模式,我市由金科资源再生公司统一清运建筑垃圾并进行综合利用,生产再生骨料、再生透水砖、再生墙体材料等100余种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产品。

同时,我市还建立建筑垃圾大数据管理平台,全程监控建筑垃圾清运处理,并将建筑垃圾再生产品纳入政府采购范围。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我市发布了全省首个建筑垃圾再生集料道路基层应用技术标准,从制度体系、技术体系上强化建筑垃圾规范化管理和资源化利用。仅2019年,全市处理利用建筑垃圾450万吨,城市建筑固废收集率、利用率分别达到100%、95%。

在壮大特色优势产业方面,除了推动建筑垃圾源头减量和资源化利用之外,我市还以长葛市大周再生金属产业集聚区为主体,以金汇集团、金阳铝业等企业为龙头,打造再生不锈钢、再生铝和再生铜产业链,形成“全链条、全循环”的“无废经济”全产业链。例如,以襄城县循环经济集聚区为主体,通过实施煤炭产业延链补链强链工程,形成了以煤矸石制砖、精煤炼焦、化工产品回收并深加工为主的煤焦化循环经济产业链,不仅把煤炭资源“吃干榨净”,还进一步延长了“无废经济”产业链。

同时,我市大力培育智能电力装备、再生金属及制品、节能环保装备和服务、高纯硅材料等九大重点新兴产业,累计完成投资500多亿元,节能环保产业集群纳入第一批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发展工程;围绕再生金属、煤焦化、建筑垃圾处理、节能环保装备及服务等主导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积极引进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的专家团队,创新开展清洁酸洗工艺技术开发、废旧轮胎综合利用、建筑固废振动搅拌、机械化秸秆还田、煤焦油再生利用等10余项技术示范探索,同步应用到相关类似固废领域,“无废经济”发展链日益完善。

在完善“无废生活”体系方面,我市采取“政府购买服务、市场化运作”和“政府主导,街道办事处、社区、物业负责监管实施”两种运行模式,在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城区公共机构和学校、187个试点小区、15.24万户居民户,全面推进生活垃圾分类,特别是以德国欧绿保集团在我市投资建设的餐厨垃圾处理项目为抓手,大力推进餐厨垃圾收运与处置,预计该项目建成后,可年处理餐厨废弃物3.65万吨。

尤其是我市把打造“无废乡村”生态链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结合起来,强力推动农业废弃物减量化,出台废弃地膜、农药包装袋等农业废弃物回收奖励政策,支持废旧地膜再生公司引进先进机械化装备,回收田间废弃物,打造农膜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链;发展生态循环畜牧业,支持养殖场(户)生产有机肥,服务生态农业发展;推广种养结合模式,鼓励规模养殖场开发利用周边农林资源,建设种养结合的家庭农场,就近消纳畜禽粪污,逐步形成“畜—沼—菜蔬”“畜—沼—果林”等种养模式,预计到今年年底,全市农村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将达到89.1%。

注重“无废文化”宣传教育,凝聚共建“无废城市”强大合力。

走出楼道送分类垃圾的市民,准备上班的年轻人从分类垃圾站经过,建筑垃圾变身环保步砖运送出厂……这是我市拍摄的《无废·如许》公益广告片中的画面,一个个相互关联的镜头,形象生动地诠释着“无废城市”的点点滴滴,润物无声中,向人们传递着“无废城市”的文化理念。

春风化雨,润物无声。一年多来,我市充分发挥新闻媒体覆盖面广、影响力大的优势,利用线上、线下媒体,重拳出击,广泛发声,录制“无废城市”建设电视访谈节目,在市政府门户网站等媒体播出;召开新闻发布会,对《许昌市“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实施方案》进行分块解读和宣传;拍摄公益广告片《无废·如许》,面向社会公众及时播出,并在全国《“无废城市”巡礼》栏目播出,展示、推广我市“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工作成绩和经验;发布公益歌曲《变废为宝》,为我市“无废城市”建设发声,打造声势;结合“6·5世界环境日”主题宣传,通过线上直播+线下活动的形式组织开展系列活动,集中展示全市大力推动“无废城市”试点建设的创新举措和积极成效。

除了重点打造以废旧物品资源化综合利用为主题的“无废公园”之外,我市集科普、教育、体验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旺能生活垃圾处置教育基地正在建设;在市规划展览馆设立“无废城市”主题展区,打造全民“无废”教育基地;编制青少年版和公众版“无废城市”主题教材,强化“无废理念”校园教育和社会推广;组织环保志愿者定期走进社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使垃圾分类观念入脑入心。

同时,我市还制订了无废机关、无废酒店、无废商场、无废饭店、无废快递网点、无废学校等建设实施方案,积极倡导简约便捷生活方式,推进无废细胞建设;组织国家统计局许昌调查队开展公众问卷调查,持续扩大“无废城市”试点建设宣传教育,提升群众认同感、知晓率、参与度,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形成共建“无废城市”的强大合力。

此外,打造国家“城市矿产”示范基地、着力发展绿色产业、实施城乡一体化智慧环卫运行机制等一项项扎实有力的措施,正在紧锣密鼓实施,为我市“无废城市”试点建设添劲蓄力,更为“无废城市 美丽许昌”的美丽画卷增添浓重笔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