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许昌农业
厚植生态优势助力乡村振兴——鄢陵县以生态优势助力乡村振兴工作纪实
【信息来源:【信息时间:2019-05-13 17:08  阅读次数: 】【字号 】【我要打印】【关闭

豫东平原,沃野千里,物产富饶,生态优良。广袤平原深处的鄢陵县处于亚热带和北温带过渡区,四季分明,景色宜人,是“南花北移、北花南迁”的天然驯化基地,花木种植历史悠久,生态环境良好,素有“花都”“花县”之美誉。
    近年来,作为“中国花木第一县”的鄢陵县,从最初的卖花木到卖景观再到卖生态,从一丛绿林、一片花海中挖掘出了金山银山。如今,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吹响以来,鄢陵县紧紧依托域内生态优势谋划,大手笔谋划一篇大文章——以生态之力,助乡村振兴。
    产业兴旺,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生态建设
    4月20日,天气晴朗,阳光明媚。马坊镇汪楼村贫困群众刘大娘如往日一样,来到建业绿色基地“上班”,从去年年底,她已经在此地“工作”了半年多。“在这儿‘上班’离家近,活儿也不重,收入也不低,感到挺好的。”说起称心如意的“工作”,刘大娘高兴得合不拢嘴。
    这是鄢陵县大力发展花木产业,助力群众增收致富的生动实践。近年来,鄢陵县不断加大花木种植力度,科技化水平不断提升,产业链条日趋完善。如今,该县花木种植面积已达70万亩,花木企业1000多家,花木产业也大大拓宽了群众增收致富的路径。
    记者了解到,该县紧密结合花木产业,发挥自身优势,坚持政府主导,探索实践了“花木企业+转移就业+贫困户”“花木企业+土地流转+贫困户”等多种花木扶贫模式,累计带动1500多户贫困户就业,增收致富。“花木+扶贫”被列为全省十大产业扶贫案例之一,省委书记王国生对鄢陵县依托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给予了高度肯定。
    兴花木产业,富一方百姓。鄢陵县深入推进产业融合发展,依托5家AAAA级景区和花溪科学养老中心等三产项目,推动乡村振兴与生态旅游、观光农业、脱贫攻坚等深度融合,让群众乐享“三产”发展带来的丰厚红利。仅花都温泉小镇就吸纳10多名群众务工,其中,5户贫困户在景区附近创办了农家乐和乡村超市,实现了增收致富。
    在花木产业蓬勃发展的基础上,鄢陵县积极实施“全域花海、全域旅游、全域水系、全域养老”发展战略,大力开展国家级健康养老示范区创建,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健康峰会,尤其是在今年三国文化旅游周活动期间,精心组织筹办了“绽放三国——花都之春”系列活动,吸引了众多宾朋前来踏青赏花,休闲观光。
    “鄢陵县以乡村振兴战略统领生态建设,真正将天然氧吧的生态优势,转化为真金白银的经济优势和群众受益的发展优势,实现了百姓富、生态美的有机统一,达到农民增收、环境改善、企业发展的共赢局面,也让广大乡村成为希望的田野,美丽的家园,兴业的沃土。”县林业局负责人称。
    生态宜居,果树进村绿了家园富了百姓
    路旁沟边,一棵棵果树吐露新绿,随风摇曳;荒芜宅院,摇身一变成为袖珍果园,长势喜人;游园广场,四周遍植各种各样的林果苗木,修葺一新……
    今年以来,按照美丽乡村建设和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要求,鄢陵县以转变传统农业结构、提高农民收入为切入点,充分利用村内废弃宅基地、荒芜地块等,改变过去只种女贞、法国梧桐等风景绿化树的传统做法,大力开展果树进村入园活动,在环村道路和村庄街道两侧,合理规划种植核桃树、柿子树、梨树、苹果树、石榴树等各类果树,形成了村庄“果树长廊”,探索实践了一条绿色崛起、生态富民的新路子。尤其是彭店镇谢坊等村因地制宜,在村文化广场周围栽种果树,春可赏花,夏可纳凉,秋可食果,成为村庄一道亮丽风景。
    在国家储备林鄢陵县彭店镇基地内,一棵棵新栽植的杜仲昂然挺立,组成一个个蔚为壮观的林木方阵。据介绍,这里将以杜仲产业为核心,打造集田园风光、园林景致、观光农业、农耕文化、特色养生、农事体验等于一体的现代化康养田园综合体。目前,该县已流转土地1.1万亩,栽植杜仲8000余亩,既发展了花木产业,又促进了农民增收,还形成了稳定税源,实现了群众、企业、政府多方共赢。
    “目前,马坊、望田等镇已经全面开展乡村林果化建设,果树进村活动正在如火如荼进行。仅马坊镇就绿化荒芜地块8000平方米,乡村绿化美化亮化成效显著。”鄢陵县林业局相关负责人说,鄢陵县将在全县农村重点推动乡村林果化建设,把多年不用的宅基地和荒芜地块变成果园、花园和游园,让生活环境更加美丽宜居。
    “村里不仅修了水泥路,建了小广场、公厕和垃圾池,安装了健身器材,还配备了卫生管理员和保洁员,俺村从原来的落后村变成了干净整洁的新农村,大伙儿可高兴啦。”马坊镇程岗村村民程凤军笑着说。
    此外,鄢陵县还把小公园、小游园建设作为提升乡村“颜值”的又一抓手,在城区规划建设30~50座精品小公园、小游园,城乡接合部规划建设60座小公园、小游园,镇区规划建设5座以上小公园、小游园,各行政村规划建设2座以上小公园、小游园。犹如一颗颗璀璨的明珠,星罗棋布分布在花都大地的小游园、小公园,让群众享受到优良生态释放的巨大红利。
    治理有效,“面子”“里子”兼修过上富裕生活
    花农正在浇灌苗木,工人忙着装运苗木,一辆辆满载苗木的车辆来来往往,呈现出一派红火的销售景象。日前,这是记者在柏梁镇姚家社区看到的销售苗木的喜人场景。
    联合苗木负责人蒋美霞戴着手套,穿着运动鞋,和几名工人一起搬运容器苗木。她告诉记者,四五月份这段时间是苗木销售旺季,时间为60天左右。与往年相比,受气温、市场等多种因素影响,今年的苗木销售旺季将会延长一周左右,主要销往河北、山西、新疆等地。
    “我们这儿主要是容器苗木,单价也就是一两元,每天的销量在100万棵左右,比去年增加了20万余棵。销量上去了,还愁挣不到钱吗?”当记者问起当天的销售额时,蒋美霞笑着说。
    姚家村具有“中原花木第一村”的美誉。如今,村里每一寸适宜耕种的土地上,都被造型奇特、花朵艳丽的盆景、盆花和形态优美的园林花木所覆盖,部分农户还外出租地5800亩,用于花木种植生产。以花木为业的人们挣到了“票子”,盖上了房子,坐上了车子,日子红红火火。“鄢陵县把群众受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做足特色产业,厚植生态优势,花木种植面积达到70万亩,带动就业20万余人,年销售额超过50亿元,花木主产区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万元。”鄢陵县相关负责人说。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又要“铸魂”,内外兼修。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鄢陵县始终将文明乡风与农村移风易俗结合起来,逐步让乡风文明“新”起来,将安居乐业的幸福乡村建起来。如今,一个融核心价值观、身边好人榜、村规民约、家风家训于一体的农民思想道德教育专栏,一批常年服务村民的村级志愿服务队,一系列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等村民自治组织等已成为鄢陵农村的“标配”。
    同时,鄢陵县还在农村深化开展道德模范、身边好人、好媳妇、好公婆等评选活动,深化“文明家庭”“星级文明户”创建,营造出了爱国爱家、向上向善、勤俭节约的时代新风。目前,全县386个行政村(社区)实现了文化墙、善行义举榜全覆盖,已建成文明村(社区)77个、文明镇3个,文明乡风在花都大地日益浓厚,蔚然成风。
    乡村振兴,时不我待。如今,阔步走在乡村振兴的康庄大道上,鄢陵县活力无限,风景正好,农村美、农业强、农民富的乡村振兴时代画卷徐徐展开……